余輝中的大雁

余輝中的大雁

余輝中的大雁

余輝中的大雁

 喜歡在太陽下山時出走,踩在暖暖陽光下,任微風(fēng)拂起整齊干凈的發(fā)絲,輕吻無瑕的臉頰。什么也不想,什么也不必想。仿佛置身于世外的鳥語花香,潺潺流水之中,余暉中的大雁,排著整齊的“人”字從無際掠過,引出無盡詩意,正如劉禹錫《秋詞》中所說:“晴空一鶴排云上,便引詩情到碧霄?!?nbsp;

      大自然的魅力無窮無盡,總是讓人感覺若即若離的一種朦朧。所謂的“鷹擊長空,魚翔淺底,駝走大漠,虎嘯深山”,便是大自然的一點極致。江山如嬌多嬌,引無數(shù)英雄競折腰,這或許便是大自然的另一番風(fēng)情。曾幾何時,大自然的景物被文人用作托物言志、借景抒情的工具,大自然則又披上了一層神秘的感情面紗,與詩人、作家同悲共喜,“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”,“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”,“枯藤老樹昏鴉,小橋流水人家,古道西風(fēng)瘦馬,夕陽西下”……上下五千年,滾滾長江水,華夏一代代炎黃子孫,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時,又不斷點綴修飾著這位偉大的母親,這位世界上最漂亮、最溫柔、最賢惠的母親。

    漫步山間小道,最愜意的便是能走在遮風(fēng)擋雨的參天大樹下,靜聽周圍的蟲鳴鳥啼。放眼田野,是數(shù)不清的相互纏繞點綴的花草樹木。腳下的路湮沒在幽深的叢林中,延伸至未知的前方……漸漸地,融入大自然。只有不需要任何修飾裝扮的景色,才是最美的新娘。正如清朝大學(xué)者王國維談的“有我之境”與“無我之境”的相互滲透、相互融合。何為有我?何為“無我”?大自然的默契不是任何矯揉造作的修飾能媲美的,是用任何已知的華麗的言語都不能描摹的。

    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。大自然的每一點,每一滴,都給人以一種無法超越的和諧的韻味。喜歡在疲憊的時候外出,遠離塵世的喧囂,世事的紛擾,獨自享受這江上之清風(fēng),山間的明月的寂靜。欣賞大自然,給自己一點撫慰。余暉中的大雁,輕輕掠過頭頂,朝著太陽升起的方向翱翔。紅彤彤的落日,散發(fā)著她的余暉,鋪灑在紛忙的人群身上,便是一種別致,一種愜意,是你、我、他都擁有的一點靈動。